思政课|中文系(珠海)系主任朱崇科教授讲授《如何理解农民——以鲁迅为例》

1

Body

     春风朝夕起,吹绿日日深。3月20日上午,系主任朱崇科教授为我系全体本科生讲了一堂题为《如何理解农民——以鲁迅为例》的思政课。

     开课伊始,朱崇科教授系统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”的重要论述,脱贫攻坚战“不获全胜,决不收兵”。“小康不小康,关键看老乡”。朱教授认为要理解农民,需要从各个方面展开。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书写农民形象的第一人,生动再现了近代社会中国农民形象,其农民书写极具开创性,鲁迅乡土小说的建设性值得深挖。

1

     朱教授从四个层次,即再现的同理心、厚实的批判力、绵密的文化性和幽微的超越感,结合鲁迅的作品详细阐述了鲁迅是如何理解农民的。鲁迅先生以启蒙的姿态开启了近代的农民书写的模式,为后来的作家创作提供了熠熠生辉的范式。

     结合鲁迅的农民话语,朱教授讲述了自己的思考,认为脱贫的四层次依次为丰富精神、自力更生、勇于担当和淡化物质;不仅要物质脱贫,更重要的是精神脱贫。朱教授告诫同学们,应不断努力完善自我,理解、启蒙和主体践行三管齐下,共同助力“三农建设”,为实现脱贫攻坚、达致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。
 

2

     通过思政第一课,朱教授以经典文本细读的方式,深入剖析鲁迅作品中的农民书写及其人文关怀,冀望同学们能够以天下为己任,努力成为有责任、有担当、有思想、有情怀的文珠人。